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,兰州市检察机关从政治全局高度、为民服务角度、基层治理维度,采取多种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工作,推动检察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。截至6月底,全市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窗口共受理群众诉求350余人次,移送监督线索269条。
强化机制建设,夯实履职基础
加强体系化谋篇布局,把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,各院积极制定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,高位谋划部署,高效统筹实施、高标准督促落实。市检察院积极配合政法委制定《兰州市检调对接工作办法(试行)》,对和解案件范围及检调对接程序等作出规范。城关区院以综治中心为平台,与司法、民政、劳动监察等部门建立“一窗受理、分类转办、协同处置”机制,实现群众诉求“最多跑一地”。西固、永登等院联合同级政法委、司法局等部门出台《关于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检察机关在综治中心的职责定位,细化法律监督、信访接待、司法协作等职能清单。
聚焦矛盾化解,推动诉源治理
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抓手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、实质化解。前端介入预防纠纷升级,依托综治中心平台,提前介入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易发问题,通过释法说理、心理疏导等方式,参与调解纠纷298件,化解成功率超过90%。皋兰县院围绕重要时段及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关键节点,全方面摸排涉诉涉法矛盾隐患,建立“矛盾纠纷预警台账”,加强分析研判,做到未雨绸缪,源头治理。中端联动促进多元解纷,加强与公安、司法、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,构建信息共享、资源整合、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,推动实现群众诉求“一门受理、全域通办”的便民检察服务目标。兰州新区院联合新区工商联在综治中心设立“亲清护企、检联同行”会客厅服务品牌,受理企业诉求26人次,工作成效受到一致好评。末端治理减少诉讼增量,积极延伸职能,推动形成“诉求收集-分流处置-协同办理-效果回访”全链条服务机制。对已化解的矛盾定期回访,防止反弹;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,引导当事人通过支持起诉、检察听证等途径依法维权,提供法律咨询586人次,举行公开听证299次,开展司法救助10次。通过案件办理分析纠纷高发领域,向相关部门发送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9份,推动源头治理。西固区院建立“一案一档”跟踪机制,确保调解协议履行到位;永登县院对已救助对象建立“一户一档”跟踪台账,定期回访了解生活改善情况,真正做到“救助一人、温暖一家、影响一片”。
延伸监督触角,维护司法公正
构建“检察+综治”履职格局,依托综治中心平台优势,将四大检察等职能“打包”入驻,及时掌握执法司法动态,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。强化刑事检察监督,依托综治中心信息共享平台,受理立案监督线索21条,发现漏捕、漏诉线索4条,提出抗诉1件,有效规范执法司法行为。榆中县院依托综治中心信息共享平台,针对“挂案”“积案”开展专项监督,推动清理久拖不决案件8件。做实民事行政监督,聚焦农民工欠薪、赡养抚养等民生领域,支持起诉67件,帮助弱势群体维权。针对征地拆迁、行政处罚等行政争议,发出检察建议10件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。榆中县院针对群众反映的线索,主动与县劳动监察大队和县公安局沟通协调,帮助21位农民工讨回工资477309元。拓展公益诉讼监督,发挥综治中心网格员“前哨”作用,拓宽公益诉讼案源。兰州新区院在综治中心挂牌成立“公益诉讼举报中心”,依法受理生态环境、食药品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0余件,畅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“快速路”。同时,聘请130名网格员为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,有力提升了公益诉讼检察社会化协同治理水平。
深化普法宣传,提升法治意识
创新普法形式,结合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和特点,举办法律讲座76场次、制作普法视频218个、发布案例分析文章19篇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。西固区院在综治中心设立“法律咨询日”,解答群众法律问题;皋兰县院开设“综治中心法治直播间”,在线解答法律问题;永登县检察院制作“普法微动漫”,通过综治中心微信公众号推送,提升普法趣味性。靶向施策精准普法,对青少年群体,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,举办模拟法庭、法治主题班会等,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;针对农村群众,结合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、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,开展专题普法宣传,引导群众依法维权;针对企业经营者,举办“送法进企业”活动,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。榆中县院针对校园欺凌问题,联合教育部门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,覆盖师生50000余人次。强化以案促教,选取赡养纠纷、邻里冲突等典型案例,制作普法短视频、宣传手册,通过综治中心电子屏、“两微一端”等渠道推送,用“身边事”教育“身边人”,增强普法实效。安宁区检察院在综治中心举办“模拟法庭”活动,邀请群众参与旁听,实现“调解一案、教育一片”,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。
强化数字赋能,提升服务效能。搭建智慧平台,借助综治中心人流量大的优势,大力推广“兰检微共治”平台,充分发挥平台“优化营商环境”“公益诉讼线索”“未成年人保护”“司法救助”“检察听证”和“12309检察服务中心”等功能模块作用,累计解答群众问题240余次,在线收集企业涉法诉求27条,提供公益诉讼、未成年人、司法救助案件线索76条,受理线上控告、申诉和举报121件,为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兰州新区院借助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系统,对230余案件进行调解。永登县院针对司法救助存在的线索发现难、核查效率低、精准度不足等问题,探索推行“数字赋能+多元协同+精准施策”三力融合工作机制,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有效拓展司法救助线索6条。